生機盎然的綠色鄉村、蓬勃發展的工業園區、熱火朝天的“共富工廠”……初夏時節,記者從成都驅車400余公里抵達四川省達州市渠縣,面前盡是產業興旺、生涯充裕的氣象。現在,這個坐落于秦嶺南部崇山峻嶺間的百萬生齒年夜縣,已再難尋覓“貧困縣”的蹤跡。
自2018年摘失落“省級貧困縣”帽子以來,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結果,渠縣多重發力,從發展特點產業到生態文明建設,從文明傳承創新到人才隊伍建設,一系列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路徑摸索,帶動這里的脫貧群眾增收致富、奔向美妙生涯。
現在,渠縣已成為秦巴山區和成渝經濟圈的一顆明珠。截至2023年末,該縣GDP衝破420億元,集體經濟總支出達2550萬元、同比增長116.44%,連續多年位列“中國西部百強縣”,在鄉村振興、配合富饒的途徑上闊步前行。
“雁陣工程”增強內生動力
“社區的酒,奉家的蛙,瑯廟的油菜頂呱呱,高云樹下跑肉雞,官倉稻谷數第一……”這首朗朗上口的順口溜,已成為渠縣“村村有產業、戶戶有項目、人人有支出”包養網心得的生動寫照。比來幾年,一大量鄉村振興的人才匯聚于此、辛苦耕作,激活了脫貧山村產業發展的無限潛能,而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,著力打造“雁陣格式”則成了關鍵。
瑯琊鎮奉家村5組的小旭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旭東,就是年輕返鄉創業者中的佼佼者。
“立刻要到黑斑蛙上市的季節了,我們的產品重要銷往重慶、成都、自貢等地,今朝市場批發價大要在每斤26元。”這幾天,王旭東被曬得漆黑漆黑,但一提起養蛙他的話匣子還是關不上,“2022年我下定決心回抵家鄉,到瑯琊鎮的脫貧村奉家村發展‘稻+蛙’形式,就是看中生態立體農業的潛力。一方面,黑斑蛙可以減少稻苗病蟲害,其分泌物可以晉陞泥土肥力;另一方面,稻苗為黑斑蛙供給避暑遮陰的環境,等蛙和稻谷收獲后,還能在空閑地步里種植蔬菜。”
兩年多的創業史,已經讓王旭東成了“土專家”,“今朝農場流轉了15畝田,每畝可以養殖黑斑蛙3500斤,‘水稻+蛙+蔬菜’的產值大要是在120萬。”
據清楚,2023年在鎮里資金支撐下,小旭家庭農場還為村里代建了10畝擺佈的蛙場,幫忙代建代養代賣,獲得收益五五分紅,進一個步驟拓寬群眾持續增收的渠道。
“從場地搭建、養殖到抓蛙、運輸等,小旭家庭農場帶動村平易近就業30余人,往年發放了32萬元的勞務工資,此中有7戶脫貧戶,戶均增收1萬余元,村級勞務公司也拿到了一筆服務費。”奉家村黨支部書記鄧禮鋒說。
今朝,通過實施“雁陣工程”,渠縣已引進鄉村振興“七類人才”共計4包養網 花圃156人,發展產業1184個,培養農平易近專業一起配合社700家,家庭農場4000余家,帶動當地近10萬脫貧群眾穩住了支出,緊緊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。
“產業進村”激活集體經濟
在位于渠縣經開區中國西部輕紡服飾產業城的一家“共富工坊”內,一臺臺縫紉機轟鳴運轉,伴隨著縫紉機的踩踏聲,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埋頭繁忙,比來的一批運動鞋訂單讓大師“頗感壓力”。
四周白兔社區的村平易近侯秀麗負責的是鞋樣制作工序,不到二非常鐘她的眼前已堆滿鞋樣。“一雙鞋可以賺到一元錢,多勞多得,一個月大要能掙3000塊。”侯秀麗一邊任務一邊對記者說。
通過將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引進農村,“共富工坊”既可以供給家門口就業的機會,也可以讓侯秀麗這樣的脫貧群眾照顧家庭,“從我家到這普通用時十多分鐘,天天送完兩個孩子上學再來下班,時間剛好。”侯秀麗補充,“工廠對任務時間也沒特別請求,農忙時還可以歸去種田。”
這家“共富工坊”有600多平米,開辦僅兩年時間,長期固定在這里下班的村平易近就有80余人。據清楚,今朝散落在渠縣各個鄉鎮的共富工坊有80多家,普通由企業送原料、送技術、收穫品,由“結對子”的村莊供人力、供場地、收分紅,從而實現村平易近、村集體、企業三方共贏。今朝全縣“共富工坊”已帶動4000多村平易近就業增收,此中脫貧群眾約占三分之一。
“以前這片荒地雜草叢生,人都走不進來。”日前,涌興鎮洪坪村的脫貧戶趙光武告訴記者。
“我們村耕地呈階梯狀分布,存在荒地較多、閑置資產無人治理包養網等問題,想要發揮好經濟效益,就必須進行集中統一運營治理。”洪坪村黨支部書記任光勤說。2022年在任光勤帶領下,洪坪村逐漸將地盤連片整合并進行集中整治、復耕、運營,通過“代耕代種”的形式發展100多畝年夜棚蔬菜、600多畝露地蔬菜。往年3月,該村還與山東曹縣一家蔬菜種植公司達成協議,通過“集體經濟聯合社+企業+農戶”形式發展蔬菜產業。
今朝,洪坪村已集中統一經營1000余畝地盤,2023年依附蔬菜種植,村集體經濟支出達32.9萬元,村平易近務工工資達100余萬元,有用帶動了村平易近增收。
同時,為避免全縣266個村的產業發展出現“千村一面”,渠縣還將37個鄉鎮(街道)劃分為城鄉融會發展片區、渠縣北部山地特點農業片區、流江河道域觀光農業特點片區等七年夜片區,觸及特點農業、休閑康養、加工制造等多個類別,推包養動資源整合、要素重組,激活集體經濟“一池春水”。
傳統技藝述說增收故事
在渠縣,人們應用荒山荒坡、房前屋后的閑散地盤發展竹林,13萬畝竹海不僅涵養著水源、避免水土流掉,同時也孕育了源遠流長的非物質文明遺產。
“竹編工藝品必須是選用產自河邊的慈竹,且是一年生的嫩竹,取中間五六節。”近日,中國工藝美術年夜師、國家級非物質文明遺產“渠縣劉氏竹編”的傳承人劉嘉峰談到了他眼中的“竹子”。在門外漢看來,竹子的“長相”都差未幾,但在劉嘉峰眼里則“掉之毫厘差之千里”,“從劈篾刮青到打磨編織,一件合包養格的竹編工藝品要經過30多道工序。”
現在,誕生于竹編世家的劉嘉峰為了傳承這項工藝,已經成立了竹編任務室,帶領不少周邊村平易近從事竹編工藝品產業。
近日,在他的任務室內記者看到幾位四周的脫貧群眾圍坐在長桌前,一邊聊天一邊趕制竹編訂單。此中一位女工告訴記者,她們下班都很不受拘束,天天干完家務后順帶編些竹編,一天能有一百多元的支出。更主要的是這里任務穩定,滿是訂單制作,不愁銷路。
今朝,渠縣僅竹編產業的年產值就已超過600萬元,其他一些與“竹”相關的產業也在蓬勃發展。近日,中順潔柔(達州)30萬噸漿紙一體化項目正式落地渠縣李渡工業園區,預計可實現年產值近40億元,新增就業崗位2200個,此中脫貧群眾近400人,人均年增收約2000元。
除了竹編,渠縣的草編技藝同樣惹人注視。由于氣候溫和,水土豐潤,這里的麥稈質地很適合“龍鳳草編”這一獨特技藝。每年炎天,小麥收割之后,人們把麥稈進行漂白、晾曬,使其加倍柔韌,揉制好的麥稈被編成草辮子,進進涼帽作坊。
渠縣縣委常委、副縣長李根表現,今朝渠縣已發展涼帽廠20多家、草編專業戶300余戶,年產涼帽80多萬頂;同時還生產多種草編產品,整體年產值達3000萬元,帶動600余名村平易近實現家門口就業,此中脫貧群眾占比達25%,脫貧戶戶均年支出近3萬元。